“车祸检测”是今年新款iPhone和新款Apple Watch上独有的“救命”功能。
苹果在发布会上介绍的时候并没有承诺100%成功,肯定会有误报的可能。但有时,一旦使用,它可能是一个救命稻草。
新iPhone和新Apple Watch相继上市后,“车祸检测”是否有效,触发机制如何也是个谜。
根据苹果官网的介绍,“车祸检测”涉及iPhone 14的车速表、气压计、扬声器、GPS等全方位传感器,辅以机器学习算法。
为了提高算法的可靠性,苹果使用了100万次真实车祸数据进行训练,使其能够在危机情况下自动拨打电话,避免错过黄金救援时间。
正所谓技术是把双刃剑,算法也是,会有利弊。
「救人」和「误报」
新款iPhone和Apple Watch才开售不到一个月,市场上的数量还不够。
但在一个小样本中,“车祸检测”的功能还是出现了救人。
台湾省一名Apple Watch Series 8用户,被“车祸检测”功能救了一命。
根据他自己的脸书分享,这个用户是一个大排量的摩托车爱好者。因为一次严重的事故,整个人都不能动了。这时Apple Watch Series 8才意识到自己出了车祸,并自动拨打了119(台湾省紧急求助),最终他成功获救,保住了性命。
另外,他之前用Apple Watch Series 4的时候,Apple Watch被追尾摔了之后也有反应,不过当时救他的是“跌倒检测”。
另一个被“车祸检测”救下的人也是Apple Watch用户,也是骑士。
由于车辆失控被压在排水管下,Apple Watch Ultra也在鸣笛后自动拨打了救援电话,最终成功逃生。
除了救命之外,iPhone和Apple Watch上的“车祸检测”功能也给美国的一些主题公园带来了不少麻烦。
图片来自:9to5Mac
自iPhone 14上市以来,美国沃伦县的通讯中心已经接到了多起来自辛辛那提国王岛游乐园的iPhone事故检测电话。
在坐过山车的时候,这些用户被iPhone 14定义为“出了车祸”。即使有10秒的强烈震动和铃声提醒,用户也很难察觉并取消“车上”的呼救。
多莱坞乐园的过山车(看起来挺好玩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美国一些游乐园还在过山车入口处贴上了警示牌,不建议游客将智能手机带上车,或者上车时关闭或开启飞行模式,以免误触。
上车好好玩。不要带手机。图片来自:9to5Mac
“车祸检测”的误报不仅如此,如果iPhone掉在行驶的车上,还会引起误会。
道格拉斯桑德斯(Douglas Sonders)在高速公路上骑摩托车时,iPhone不慎打滑,掉落在高速公路上。他不能停下来,所以他必须继续前进。
而留守的iPhone 14以为自己出了“车祸”。警报声响起后,他给自己的紧急联系人发了一条带GPS坐标的车祸救援短信,并报警。
iPhone 14 Pro从摩托车上掉落。
道格拉斯花了45分钟与家人取得联系,澄清了误会。随后,他根据GPS坐标找回了iPhone 14,机身完好,就是屏幕完全报废。
无论是虚惊一场,还是真的救援,苹果的车祸检测算法都需要相当精确,尺度也很难处理。
有时候,真正的危险和虚假的危险只有一步之遥。
破解算法的逆向工程
在测试新款Apple Watch时,我们还做了一个“模拟”车祸测试,用于“车祸检测”。
通过卡丁车的速度和足够的冲击力,尽可能还原“车祸”和触发“车祸检测”功能。
其实在构思如何呈现高G值、高噪音、冲击力的时候,我们也猜测过过山车是最接近撞击状态的,但是研究了苹果文档之后,怕气压计识破我们的诡计,最终放弃了这个状态。
通过模拟场景来刺激“车祸检测”,有点像算法的逆向工程。
在iPhone 14、Apple Watch Series 8和Apple Watch Ultra推出之后,很多Youtuber也在通过一些场景来推断“车祸检测”算法的边界。
图片来自:WSJ
这些视频的结果和现实世界差不多,一半成功一半失败。
几乎都是用几辆接近报废的车辆互相碰撞,看iPhone 14或者Apple Watch会不会弹出“车祸预警”。
当《华尔街日报》的乔安娜斯特恩(Joanna Stern)问苹果为什么判断结果不够清晰时,苹果表示,斯特恩的测试环境是在垃圾场,iPhone没有连接Carplay或蓝牙,车辆没有行驶才能让iPhone断定它在行驶。
相反,佩戴Apple Watch Ultra、驾驶重型拆卸车的迈克尔巴拉比(Michael Barabe)在碰撞过程中触发了相应的“事故检测”,并成功发出警告。
此外,科技博主卢克米亚尼(Luke Miani)在自己构建的环境中,无论是汽车碰撞还是翻车,都未能激活“车祸检测”,忙了一整天。
碾压后“车祸检测”仍未激活。
至于过山车,9to5Mac表示加速时可能伴随着很高的风阻噪音和乘客的尖叫声,让iPhone误以为发生了“车祸”。
此外,还建议苹果为该功能设置一些“白名单”区域,比如游乐园过山车等更容易引起误报的地方,可能比调整算法更有效。
但这些区域需要更精确的GPS坐标来确定,也存在相应的隐私风险和“误杀”的可能。
iPhone 14 Pro和Pixel 6 Pro不要像山一样移动图片来自:Luke Miani
有趣的是,“车祸检测”并不是iPhone首先带来的。在各种测试视频中,谷歌的Pixel其实是常客,结果和iPhone相差不大。
9to5Mac说iPhone第一个报警是因为坐过山车。相反,Pixel没有这样的新闻,也没有Pixel的车祸检测功能救人的新闻。
图片来自:9to5Google
相对而言,即使谷歌率先在Android中加入了相应的检测功能,但并没有被所有第三方厂商所接受。即使是在Pixel中预制的,如果不翻看Google开发者文档,也不一定知道这个功能。
和iPhone相比,Pixel太小了,就算有所谓的案例,也未必能引起波澜。
另一方面,苹果的“车祸检测”功能其实很简单,只有内部机制和判断算法比较复杂,但是对应的新闻却很容易成为热搜的常客。
事实上,iPhone 14和Apple Watch上的“车祸检测”离完美还有一段距离。至少在“过山车”这种具体情况下是失败的,在一些接近车祸的模拟撞击下是无法激发的。
目前“车祸检测”的定义更多的是取决于几个传感器和一些特定的状态,加上机器学习的算法,算法的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
然而,目前来看,为过山车指定一个“白名单区域”可能是解决“误报”最快的方法,而不是让用户在玩之前打开“飞行模式”或关闭“事故检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