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哪些好听的歌 >

跨城上班族,跨城出行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3-25 21:00 佚名

【记者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李姣

编辑评论/注释

最近网络热搜榜上出现了一些跨城通勤的故事。“每天坐高铁跨省通勤”、“通勤只要50分钟,每月路费1000元”、“跨省上班比同城上班快”.故事中主角的真实处境,跌宕起伏,引起了大众对《双城记》的关注。在交通越来越顺畅,城际交流越来越密切的今天,跨城市选择居住地和选择工作正在成为现实。“跨城族”的工作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诉求和期望是什么?如何建设一个资源共享、人才互助的都市圈,让为梦想努力的人减少奔波之苦,感受到便利和幸福?我们请证人与专家交谈并深入讨论。

TFvi4e1F3Nlau2?from=pc一列宁聚城际列车经过江苏镇江黄梅段。新华社

早上6点20分,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家住天津市武清区的王良睡眼惺忪地起床洗漱,抓起背包跑到停车场,匆匆开启了“自驾高铁地铁自行车”的组合出行模式。8点52分,他的身影出现在北京朝阳区的公司门前,他打卡进去。

《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在中国36个主要城市中,超过1000万人通勤时间超过60分钟。北京有90多万通勤者,其中许多人都是“跨城族”梁(音译)。

一方面怀揣“诗和远方”的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城市间通勤的劳累,心里有苦,也有自知。那么,这些人为什么选择跨城市生活,这反映了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城市发展的红利更好地惠及大众?一系列考题亟待解决。

“跨城”动力,源自哪里

“2007年,我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工作。我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事就是租房。”王良一直梦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当他七年后有了一些积蓄时,北京的房价已经将他抛在了身后。于是他咬紧牙关,花了50万在天津武清区买了房子,开始了跨城通勤的生活。

住房压力小,生活成本低,王良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很多。但每天近4个小时的往返行程让他疲惫不堪。“还好,只要回家赶个热饭,跟老婆孩子聊聊天,就累了。”

跨城买房“性价比高”是很多“跨城族”的重要考量。

TFvi4ez3Xeg2IY?from=pc旅客准备登上重庆沙坪坝站开往成都东站的高铁。新华社

90后徐文在江苏昆山买房,在上海工作。“每天9: 04赶高铁,17分钟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然后坐地铁20分钟,最后步行8分钟到公司……”除了把时间表刻在心里,徐文还在上百次的“实战”中摸索出各种省时省力的小技巧。

她曾经算过一笔账:“在昆山生活,每天单程通勤需要50分钟左右,一个月的交通成本在1000元左右,其他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这比在上海租房通勤划算多了。”

除了主观因素,城市圈发展的政策福利也让跨城市通勤成为现实。

几年前,家住广东佛山禅城区的马红在广州珠江新城找到了一份金融领域的工作。“广佛同城”后,多条跨城地铁、公交开通,他毫不犹豫地成为了“跨城一族”。“坐广佛线地铁,换乘两次。到单位要一个多小时,比从广州南沙或知识城到单位快了近一半。”

王良、徐闻和马红是许多“跨城家庭”的典型缩影。多位受访专家结合调研经历描述了他们的基本画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周边,涌现出大量在中心城市工作、生活在周边地区的青年群体。他们在通勤时间和金钱相对较高的大城市获得高薪工作和职业机会

“越靠近中心城区,地价越高,对应的房价也越高。”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教授宋金平表示,北京周边地区,如天津的固安、燕郊和武清等地的低房价和生活成本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跨城居住。

TFvi4fM70HQ7OB?from=pc郑州、开封、焦作启动城际铁路高密度公交运营,一名乘客扫描二维码准备上车。新华社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牛心怡一直在关注长三角地区的跨城市通勤问题。他发现有些人其实已经在苏州等地长期定居,社会关系稳定。而上海等中心城区可以提供更多的潜在工作岗位,“事业导向”成为他们选择双城生活的内在动力。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区形成商务区等就业集中区,外围区域形成居住区,多为郊区化、分散化,跨区域、跨城市通勤逐渐成为趋势。”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国平指出,随着城市群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各地跨城市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居住区公共服务日趋完善,为跨城市通勤创造了客观条件。

通勤之“痛”,痛在何处

时针指向上午9点36分。当徐文排队挤过高铁出口的闸机,气喘吁吁地冲到地铁站台时,一列火车已经呼啸而去。“哎呀,打卡都要失效了,考勤表现怎么办!”一种懊恼感瞬间淹没了徐文的脑海。

马红害怕加班。“不怕累,就怕错过地铁。”他说有一次加班到晚上11点半,广佛地铁每个站基本都停运了,他只好打车回家。“全程40公里左右,费用110元左右。坐在车上,真希望时间快一点,车费少一点。”

王良也有麻烦。一天下班后,他发现自己“忙得连提前订返程票的时间都没有”。我匆忙赶到北京南站,发现在高峰时间一票难求。我只能看着“车”叹了口气。最后,我在车站呆了2个小时。回到武清的时候,晚上已经很安静了。

“最难的是遇到疫情。”多位受访者表示。哪里核酸检测最快,什么时候出结果,两地的防控政策是什么?王亮典开了个“跨城通勤团”,各种消息层出不穷。“我怕我漏了一条信息,导致‘我回不了家,我没法工作’。”

TFvi4fp1yc9PWT?from=pc天津火车站工作人员正在查验旅客的核酸检测证明。新华社

“不可否认,跨城市通勤造成的时间消耗过大,加重了交通负担,增加了通勤者的身心压力,需要必要的引导和关注。”牛心怡说。

在他看来,跨城市通勤是劳动力、资本、信息等资源在区域内高效集中和自由流动的客观反映,对加快区域一体化和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都市圈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维度。”

硬币总是有两面的。受访专家表示,由于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产业类型、人口、体量规模增加后,会呈现单中心、同心圆、圈层扩张,产生职住分离、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

“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在公共服务、产业发展、资源获取等方面存在不平衡。”宋金平分析,当就业、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向主城区汇聚时,周边居民会向中心城区流动,造成“早进晚出”的潮汐通勤现象,以及交通拥堵等

八月十二日,东方一片白茫茫。燕郊上空响起了汽笛声,55001次考察列车第一次出发。这意味着京唐城际、京滨城际部分路段进入动态检测阶段,轨道上的“京津冀”即将再次提升质量和速度。

TFvi4gVCp1ZEFt?from=pc元荡慢行景观桥连接江苏吴江和上海青浦。新华社

记者登录高铁售票App查询。从上海出发,半小时内可以到苏州、昆山、嘉兴,1小时内可以到杭州、无锡、常州.以上海为中心的“一小时都市圈”很有活力。据悉,长三角还将开通20条省际铁路和16条省际高速公路,一张综合交通网络图清晰可见。

粤港澳大湾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让不同的城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预计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运营建设里程将达到4700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在走向现实。

"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系统是协调生活和就业空间的重要措施."李国平认为,要提高高铁、轻轨、公交等交通方式的衔接性和互补性,在区域交通网络中下好“先手棋”。

“城市一体化,交通先行。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区域合作,根据人流的时空特点,实施可行的措施。”例如,宋金平可以在高峰时段增加公共交通的频率,在行人密度高的地区增加路线,在行人流量集中的地区扩大交通方式。

此外,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缓解大城市就业、交通和公共服务供给压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李国平分析,京沪等大城市通过建设城市副中心和卫星城,疏解非核心功能,转移产业人口,实现职住平衡,优化城市圈布局,意义重大。

“卫星城镇崛起,新的经济增长点诞生,提升其公共服务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宋金平补充说,可以通过建设名校和大医院的分校来分配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以缩小城市之间的差距,吸引更多的人在卫星城市生活和选择工作,缓解大城市的压力。

多位专家认为,疫情形势下,城市圈应提高卫生编码的互认甚至统一;明确界定综合区范围,给予同城待遇;完善电子通行证,等等。

缓解通勤之苦,享受“双城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进一步,要统筹城市群内部资源共享,促进各种要素优化配置,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宋金平认为。

“双城生活”,幸福可期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光明日报》(2022年8月30日07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一生有你,精剧情回顾
  • imnottheonlyone,这是什么
  • superstarshe听,超级明星的风格和代作
  • 呦呦切克闹是哪首歌,介绍古风的源头
  • wearetheworld群星介绍,致敬经典慈善歌曲
  • 加州旅馆电吉他solo,探索加州旅馆电吉他演奏方法
  • 东莞新东泰DJ慢摇串烧,最新歌单享
  • principle是什么意思,解释principle的含义和用法
  • 天也不懂情原唱歌曲,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演唱者
  • 原谅我歌词萧敬腾,感受萧敬腾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