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近日,“汽水音乐”在app store正式上线。苏打音乐是一款怎样的产品?围绕苏打音乐的发展,本文掩饰了使用“苏打音乐”测试版的经历,追溯了这一产品对音乐行业的影响。让我们看一看。
大家都知道,ta要做音乐,就会那么做。现在ta来了。虽然是新产品,但我们有一种奇怪的熟悉感。
一、前言
1. 为什么要分析汽水音乐
前段时间很火的两款产品都是字节制作的,分别是《区分地带》和《苏打音乐》。区分地带在产品圈相对更受欢迎,大众则关注“汽水音乐”。毕竟听歌的用户是最多的。下面简单拆解一下《苏打音乐》测试版的体验
首先,音乐软件市场已经经历了激烈的竞争阶段。曾经的虾米、酷狗等音乐巨头已经逐渐隐退或者掉队。只有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但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中,竞争永远不会停止。只有有新的增长空间,才会有后来者跟进。比如滴滴曾经稳固的江山,就用一张红纸交给了别人。
字体音乐行业也是如此。虽然现在广泛使用QQ音乐或者网易云音乐,但是一直有一个让人觉得不对称的音源问题,那就是用户选择听音乐的前提是发现音乐。用户一定要知道自己想听的歌,才会选择去相应的音乐平台找歌。“找到自己想听的歌”是用户选择的优先标准。至于“看歌曲下有趣温暖的评论”,也只是为了满足听的需求。
刚才我说了“找歌”的前提是“知道这首歌,想听”,而且这个动作不是在QQ音乐上做的,更多的是在短视频平台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短视频强大的循环洗脑BGM驱动下,打开评论区,寻找热心网友给的BGM名,或者打开视频配乐,企图查看配乐来源。更直接的说,就是打开听歌识别歌曲的软件。短视频平台不知道涵盖了多少新歌老歌。如果你在QQ音乐中搜索Tik Tok,会出现一个巨大的Tik Tok歌曲列表。每首歌的评论区都是Tik Tok网民打卡的聚集地。大家因为同一个视频,同一个梗聚在这里,产生了奇妙的情感共鸣。
你也发现了,这个环节其实挺长的,用户是被自己的内心所驱使,通过共识来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其实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效率提升点。我们用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交易模型来解释它:
作为用户,我们是音乐内容的消费者。我们付出了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去找歌名和原声,有时候可能找不到线索,或者这个BGM是业余人士唱的,音乐平台没有版权。这个时候我听歌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心里特别不痛快;作为Tik Tok这样的短视频平台,用户刷了自己喜欢的BGM,知道平台不支持听歌,就去其他平台消费音乐内容,相当于给别人做嫁衣,因为作为供应商的平台没有这个内容。一般来说,用户花费了额外的精力,却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该平台努力分发内容,但未能满足用户对内容本身的需求。反而会榨干竞争对手。这种错配交易存在大量的价值真空。
所以,毫无疑问,每当用户刷自己喜欢的BGM时(Tik Tok用户刷自己喜欢的BGM的频率还是挺高的),都会不约而同地出现“要是Tik Tok能直接听歌就好了”的诉求。
2. 为什么要涉入音乐市场
(1)追求新的增长引擎
2017-2021年末,短视频市场用户保持增长,但从增速来看,2019年市场逐渐进入缓慢增长阶段。2022年,市场几乎进入了存量市场的竞争,1号Tik Tok和2号Aauto Quicker两个玩家占据了市场的头把交椅,剩下的app瓜分了剩下的小市场,其中还包括Tik Tok自己孵化的Tik Tok火山版,于是行业格局就固定了。之前,Tik Tok也在老年市场进行了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增长成绩,但整体来看,整个短视频行业的增长越来越弱。Tik Tok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始于音乐。作为行业的龙头,希望通过音乐获得新的增长点是顺理成章的。
(2)出海过程获得成功经验
2019年12月中旬,Resso beta(国际C端音乐产品,主要面向东南亚市场)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苹果App Store和谷歌商店下载100万次,上半年下载量超过1500万次。2020年12月,入选Goofle Play Store发布的印尼市场最佳应用榜单。
Byte Resso在出海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音乐资源和经验,从曲库建设到用户传播和消费,从音乐创作到推荐、分发和鼓励,为音乐内容的创作和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版权领域投入巨大,形成高壁垒。
当然,虽然Resso在用户规模增长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离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音乐版权反垄断政策
2021年7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对腾讯音乐集团罚款50万元。同时要求后者在30天内解除独家版权协议等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停止使用高额预付款等版权支付方式。
腾讯集团坚决服从监管部门的决定,立即整改,并立即开始释放独家版权。虽然这一纸禁令并不意味着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版权大战的结束,但却暗示着流媒体音乐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字节跳动拥有最大的年轻用户群和内容推荐算法的技术优势,成为关注的焦点。
3. 为什么是现在做
当然,Tik Tok不可能直接在短视频平台上做音乐播放器。第一,短视频和音乐播放毕竟是两个用户场景。短视频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打开手机的屏幕刷,音乐播放器是让用户随时随地用耳机听的。两个核心场景对应的产品目标完全不同。这两个功能加在一起,大大削弱了Tik Tok自己的短视频定位,这是在给Aauto快一刀。
第二,短视频和音乐这两种内容形式背后的团队不一样。两个团队互相抢占产品资源。一个希望用户可以打开手机刷视频,一个希望用户可以一直安静听歌。这种情况下,音乐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短视频平台和音乐平台分开做,但是资源一定要全连接,这样才能保证用户链接无障碍,最好一跳完成。
这样独立的音乐平台就不必受短视频平台的影响,反而会互相赋能;其次,独立音乐平台可以与成熟的老牌音乐巨头竞争,抢占对手市场,进而反哺短视频业务。
4. 为什么要单独做一款产品
二、产品分析
产品版本:1.2.0
环境:MIUI 12.5.8
经历:2022年4月15日
1. 体验环境
汽水音乐目前处于内测阶段,就当是MVP产品吧。MVP包含核心功能模块,所以,汽水音乐是一款音乐平台型产品,让你不带重复地听你喜欢的音乐。
soda和主流音乐平台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字节基因,就是基本的推荐算法来分发内容。它的核心交互方式和Tik Tok一样,都是通过向下滑动来随机切换歌曲。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首是什么,但它很大概率是你最喜欢的音乐,即使你可能没听过。
2. 汽水音乐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
汽水音乐冷启动的用户不是Tik Tok人,但是目标用户肯定和Tik Tok有很多共同点,就是那些喜欢音乐,爱尝鲜的年轻人。
3. 用户是谁?
用户想听音乐。当他们在Tik Tok上刷视频时,他们被一个BGM感动了。
4. 使用场景是什么?
用户想一直听自己喜欢的歌,不用再绞尽脑汁一首一首找。用户在Tik Tok上找到一个很好的BGM,想要听完整版,并把它添加到他们的歌曲列表中。
5. 满足的需求是?
在整个商业链条中,分为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音乐平台、短视频平台。
6. 业务逻辑如何运转?
赚钱的前提是收入大于成本,成本来源包括产品研发固定成本、渠道宣发费、音乐版权费等。目前汽水音乐没有广告,依靠VIP订阅会员,所以收入来源是VIP订阅费。
如下图,这是很多用户选择韩语后进入APP听到的第一首歌。听了10秒左右,会自动从底部弹出会员购买的提示(会员费8元/月订,45元/半年,88元/年订)。
可见,在版权不足的测试版中直接向用户收取会员费,是以字节为单位对市场的一种考验,看有多少用户愿意为此付费。
:未来不排除付费单曲抽成和音频广告:
1.因为音乐宣发的逻辑变了,用户听歌是带着对某首歌的需求,而不是听整张专辑。所以之前买整张专辑的付费逻辑并不适合这个场景,提供买一首歌的优势就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音乐市场在本世纪初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是Napster的诞生,其创始人是肖恩帕克,他是脸书的早期合伙人。用户可以在Napster上免费下载音乐单曲到MP3,这对传统唱片市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后来唱片巨头以版权问题为由起诉Napster破产,但这种胜利只是在法庭上,用户已经习惯了这种数字化的听歌方式。第二波是嗅到商机的乔布斯找到唱片巨头,借市场大势说服他们与苹果合作,最终推出iTunes,正式将单曲付费音乐带入数字世界,彻底告别唱片。
事实上,单次付费一直符合用户听歌的灵活需求。如果形成这种消费模式,会对音乐人的创作-盈利格局产生不利影响)。
2.对于不想付费VIP的用户来说,不一定非要只允许试听,限制了一部分用户对产品的习惯养成。如果使用音频广告,比如两首歌之间的5s音频广告,也可以从免费用户身上抽取价值。
7. 产品如何赚钱?
使用苏打乐的三个核心步骤:找歌、听歌、建歌单,对应的产品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发现音乐、音乐播放、个人歌单。
音乐播放,汽水音乐的首页和核心功能,提供了一个音乐播放器的功能,即使关掉屏幕也依然会播放。
音乐发现具有内容聚合的作用,不同于系统根据喜好推荐歌曲。发现允许用户主动寻找歌曲。用户可能更喜欢某种类型的歌曲,例如摇滚或民谣。所以发现页提供了音乐站、歌单推荐、排行榜等形式进行垂直内容分发。
个人歌单是用户管理他们喜欢的音乐内容的地方,显然是与Tik Tok相连的部分。Tik Tok和BGM收藏上的用户的个人信息都会在这里找到,包括粉丝和关注度。
字体明眼人都能看出苏打音乐和Tik Tok是一脉相承的。苏打音乐也是基于推荐算法分发的。用户可以在音乐播放界面向下滑动屏幕来切歌(也可以在屏幕关闭的情况下通过耳机切歌)。用户不知道下一首歌,是算法根据用户个人喜好推荐的。
8. 产品的主要功能
9. 产品的特色功能
汽水音乐为用户设计的完整体验路径如下:
了解用户的基本音乐喜好——尝试推荐几首歌——通过用户的收听行为判断其喜好3354根据喜好生成实时播放列表3354。用户遇到好听的音乐,收藏在自己的歌单里;为了在每个过程中塑造用户的最佳体验,需要引导一些功能。
如何知道用户的基础音乐偏好?
首先,新用户刚登录产品时,会有基本音乐偏好的选择。基本的音乐偏好有两种,音乐类型和音乐语言(这里采用分段填充,这样用户会认为自己当前的填充是最后一步,保证了每一级的用户转化率最高)。灌装时还会提供“让汽水音乐更懂你”的文案,告诉用户灌装后会有什么好处。
(1)音乐风格
选择音乐风格时,页面上会显示各种浮动气泡。气泡大小不一,但风格统一为关键词背景图的形式。悬浮状态、不同大小、不同背景图像的设计,寓意着每一种音乐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符合产品的潮流和个性定位。
由于音乐风格数量多、种类多,一个屏幕装不下,气泡左右滑动,仿佛被一条时间线串起来。最左边的是流行、嘻哈等当代主流风格。用户向右滑动的过程就像漫步在人类音乐的发展中。
(2)歌曲语言
目前歌曲的选择支持国语、欧美、韩语、日语、粤语,是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五种音乐语言。它们都可以显示在一个屏幕上。因此采用大小统一的卡片设计,卡片内容用背景画面语言的符号来表示语言,寓意各种音乐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是平等的。
1.细节:选择音乐风格时,底部的执行按钮是下一步,而选择歌曲语言时,显示已经选中,暗示这是最后一步。
2.详情:在选择基本偏好时,可以点击右上角的跳过,这意味着这两个步骤对于产品来说并不是必须的,因为即使用户不填写,也可以通过其具体的收听行为来猜测用户的偏好。那为什么不让用户跳过它们呢?何必让用户填写呢?因为产品往往看重用户的第一印象和体验,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让用户觉得你很懂我的音乐喜好。如果之前的大写不是用户想听的歌,ta就会对平台算法产生不信任。
如何推荐给用户喜欢的音乐?
创新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做减法产品,也就是做一个以全能产品的某种功能为核心功能的新产品。这个功能的效果比全能产品要好,比如把图书版块从二手平台分离出来,做一个二手图书交易平台;比如把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里的小餐饮板块分离出来做外卖平台;比如把音乐平台里的私人FM分离出来,做一个音乐推荐产品。
汽水音乐的核心功能类似于网易云音乐的私人FM,只有下一首歌存在(区别在于交互形式,网易云通过点击切歌,不能听上一首,而汽水音乐可以通过上下滑动,听历史)。产品以用户实时兴趣为核心,算法根据用户的行为特征,对下一首歌进行实时推荐和调整。
获取用户行为特征,可以分为:
喜欢(实际效果是添加到默认歌单)、转发播放情况、切歌下载这些反馈方式来判断用户对推荐结果的偏好。所使用的算法可以是相似性召回和基于用户和基于内容的协同过滤的组合:
相似回忆:原来你喜欢韩国嘻哈音乐,那我就推荐一下这个圈子喜欢听的歌。用户协同过滤:几个人和你有相似的口味标签,把他们经常听的歌推荐给你。内容协同过滤:喜欢这首歌的人也喜欢那首歌。推荐给你的区别在于,网易云的FM是实时推荐,而汽水音乐可能是内测阶段,系统推荐的歌曲有八首即将播放。并且在听完六首歌之后,还会增加后面的六首歌,也就是说系统不是根据每首歌的行为特征来推荐歌曲,而是根据六首歌的行为特征进行推荐,推荐结果是另外六首歌,这样虽然动态变化程度不如实时推荐,但是re
导航栏底部的三个选项卡分别是播放、发现和我的。当用户处于播放界面时,“播放”标签会变成一个播放开关,用来打开/关闭音乐。切换到其他标签页时,会变成正常的播放页面标签页。
小提示:如果你看重隐私,可以关闭系统的个性化推荐功能。门户在我的3354设置3354隐私设置3354中管理个性化内容推荐,这样你推荐的内容的相关性会大大降低。
如何让用户发现更多音乐?
汽水音乐的发现模块承载了根据用户的一些垂直需求进行内容分发的功能,比如:
(1)音乐电台
就是给想听某类音乐的用户推荐相应的歌曲,
典型场景:晚上失眠emo,很想听民谣,打开音乐台民谣频道。
(2)歌单推荐
就是给对某个事物或者某个话题感兴趣的用户推荐相应的歌曲,
典型场景一:突然发现用川渝话唱rap很刺激,正好看到这个歌单全是川渝话rap;
典型场景二:正在健身,突然想听BGM,爆棚,这样可以更有精力。刚刚看到健身爱好者的歌单。
(3)排行榜
是给什么都能听,只想听好歌的用户。这是一个更具操作性的功能。推荐给有歌曲人气的用户列表。分为热门歌单(人气高)、新歌单(最近发布)、全球单(外国歌曲)。
每个排行榜都展示了各自领域最近最火的50首新歌,每周四更新。
典型场景:我的歌单有点匮乏。想看看大家都在听什么,找一些新歌,好歌。
排行榜是垂直线性排列的,所以50首歌需要用户不断下滑。在这个长长的列表中,用户最讨厌的就是不停地滑回上一级,所以下面是一些交互细节:
翻到底部后,提供一个返回顶部的按钮,节省了翻看的成本;在向下翻转的过程中,当整个屏幕都被排行榜内容占据时,排行榜的三个标签页会出现在顶部导航栏中,帮助用户在不同排行榜之间快速切换,每次切换都会保持每个排行榜的翻转位置;排行榜中的每首歌都分为三种热度状态:稳定热度、上升热度、下降热度,用来实时告诉用户每首歌的热度动态趋势,让用户更好的评价每首歌的潜力。(4)搜索
搜索是基于内容的平台最基本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到达自己想要的内容。无一例外,汽水音乐的搜索支持用户搜索歌手、歌曲或专辑名称,搜索结果也分为单曲、音乐人、专辑和歌单。
如何区分系统推荐和主动播放?
音乐是默认推荐的歌曲。用户每次进入主页,主页都会播放上次出发前播放的最后一首歌的下一首。要播放的列表也保留了上次出发的内容,在选择播放顺序时,只有单循环和顺序播放两种模式。
除了每次进入首页看到的被动推荐,用户点击音乐站、歌单推荐、列表、我喜欢的歌单、历史播放、下载时,都是主动播放。播放模式支持单循环、顺序播放和随机播放。
这些门户不在主页上,而是在发现页面和个人中心页面上。打开后,会从底部弹出一个独立的播放器。这款播放器就是专门为这种主动定向打法生产的。用户可以收起此播放器,但此播放器没有底部标签。折叠后的播放器还在播放,可以在播放页面上找回来,但此时播放页面的顶部导航栏会多出了一个“最近播放”的标签页(如下左所示,当用户播放非推荐歌曲时,用户可以在推荐和非推荐播放器之间切换)。一开始笔者一直不明白这个最近玩的是什么意思。事实上,我想在这里区分推荐和活动播放模式。
并且每次退出后重新进入首页,仍然只是一种推荐模式。
如何和抖音打通?
音乐和Tik Tok并没有完全连接,用户在Tik Tok上的个人信息和内容记录会同步到个人中心页面。
如果用户在Tik Tok上找到了自己喜欢的BGM,可以点击原创源页面的收藏按钮,这首歌就会同步到苏打音乐的Tik Tok歌单上。但就音乐资源而言,Tik Tok上的很多音乐资源并没有同步到苏打音乐上。
产品的设计风格:
汽水音乐的LOGO采用典型的黑底绿黄渐变,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象征青春和潮流,易于识别。该形状使用类似于Tik Tok和QQ音乐的大胆音符,音符的下半部分故意设计为无线电波,以打破对称性,增强形状的主动外观和感觉。
相比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汽水音乐的风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全球排名第一的音乐产品Spotify。
首页播放器采用沉浸式设计,音乐氛围在核心处凸显。前面的图是音乐封面,背景用的是封面的模糊,让整个页面的视觉融为一体。其他元素如喜欢、分享、歌名等。都尽可能集中在下半部。甚至为了进一步缩小可用区域,还结合了Tab和播放/暂停按钮,让用户可以专注于当前播放的内容。
整体界面风格深沉,营造出夜幕降临后歌舞狂欢的氛围。
10. 产品的功能结构
产品上线后,看三个维度的指标:用户数量指标,用户行为指标,转化价值指标。
用户量指标:
DAU/MAU3354苏打音乐的日活跃用户和月活跃用户(活跃用户可以用当天听过的一首歌作为标准)3354苏打音乐的新增用户/增长率。每天增加多少新用户(新用户可以指下载APP,成功填写邀请码,或者新注册用户)。7号新用户留住用户。老用户保留3354苏打乐30号。用户行为指标:的每日保留
Page UV/PV ——音乐推荐、发现、我的页面中用户使用哪些功能,可以直接用于功能迭代CTR ——有多少用户转化为该功能的用户?听歌时间/歌曲数量3354用户听了多少首歌?转化价值指标:
Arp——每个付费用户对苏打音乐的营收都有贡献,有助于评估产品价值潜力。
支付者/支付者比率33,354愿意为产品付费的人的比例,反映了当前PMF的情况。
11. 产品的具体功能拆解
居然字节作为一家以推荐算法为底层技术的知名APP工厂,不断出头条、内涵段子、抖音、TikTok、舒菲等现象级产品,加上海外音乐业务Resso进展顺利。基本上,在苏打音乐的消息出来之前,人们就已经充分期待Byte的下一款产品会对行业产生怎样的鲶鱼效应。所以,汽水音乐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大量的舆论和媒体的追捧。
早在去年12月,大量媒体就开始报道byte新品。经过几个月的频繁讨论,终于在3月8日登陆APP Store。但是报名必须使用内测的邀请码,这就给它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不过,真正需要内测邀请码的并不是大众,而是一些自媒体、互联网、音乐的从业者,或许是出于对行业变革的强烈渴望,或许是因为每个新品初期的用户都很少,汽水音乐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即使在产品圈,其关注度也不如“知区”。
三、 产品指标
可见,尽管有公司的资源和成功经验,但苏打音乐作为市场的后来者,是内容驱动的音乐市场克服版权问题的必由之路。
四、产品冷启动
这里只提发现的明显缺陷,不提与产品功能相关的建议。考虑到它还是一个MVP产品,很多功能可能已经在产品规划中了:
播放音乐页面,点击类似加号的按钮,没有系统反馈。这个功能就是注意力。通常在用户脑海中点击关注会有吐司提示;音乐页面如果你想看到当前歌曲的完整歌词,你需要点击封面上方的区域。这个热点没有明显的提示有时手指不容易够到热点;在我的历史播放列表中,更多的操作按钮容易被误触,变成点击播放这首歌;或者在历史播放列表中,点击添加到歌单,但不会出现在歌单中,问题可以重复;这个标题最好根据剧的类型来定。比如我播放音乐电台的时候,显示的标签应该叫音乐电台,我播放我的歌单的时候,显示的标签应该叫我的歌单,而不是最近在播放这么统一却模棱两可的词。
五、产品与竞品的对比
和外界猜测的不同之处在于,苏打音乐似乎并没有弥补Tik Tok用户找歌的麻烦,至少在测试版中是这样的。更像是字节跳动希望凭借内容分发上的推荐算法优势,重塑国内音乐市场的竞争格局,成为新的增长点;作为一个音乐产品,汽水从最终思维的角度来看,最终还是绕不过音乐版权的竞争。目前,虽然关于规范音乐独家版权的政策消息频出,但就已经形成版权壁垒的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两大巨头而言,要缩小这种差距,需要相当的时间和金钱。汽水音乐的核心功能是音乐推荐,整体体验简单流畅。用户已经被短视频训练的可以滑动切换,再加上他们对字节产品的清晰认识,可能会改变用户听歌的方式。用户不会先知道歌曲,会把歌曲添加到自己的歌单里去听,但总是欢迎适合自己口味的推荐音乐。因为第三点,音乐创作和音乐平台的内容分发逻辑也会相应调整。从之前由音乐发行商主导的独家版权包装的方式,到在音乐分发平台上销售数字专辑,单曲推荐模式的汽水音乐将作为数字单曲进行分发,以满足更细致的用户听歌需求。本文由@WIPO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来自Unsplash的图像,基于CC0协议。